close






此『詩詞試詠』為先祖父曾霄容(曾天從)教授於19865月透過青文出版社所出版,近來感念先祖父以前的文字創作,並顧慮到當年無電子文書存檔,文字手稿若保存不當,擔心日久將會永遠失去,近日將由晚輩藉由電腦鍵盤一字一字記述,一則可以慢慢回味先祖父當年的文采,一則亦能將其部分著作保存下來。

由於先祖父所發表的著作多屬於哲學領域,晚輩資質駑鈍,無法將那部分著作研讀,故只能先挑選較淺顯易懂的『詩詞試詠』來發表.接下來會陸續將本著作分篇於部落格發表。

 


由於不清楚當年先祖父是否有將版權銷售給任何人,


故若此系列的發表有任何侵權請告知將會立即刪除!




序言


這本小詩篇是在學術著作停滯期間,利用閒暇斷斷續續試作詩詞的累積集成,因此提名為『詩詞試詠』。我向來試圖建構的哲學體系(包含二十四部論著)的第八部『論理論』出版後,繼而依序即應論及第九部『數理論』,未料竟遭遇了困頓,在此著作停滯之間,意外的產生體系以外的兩項副產品。


幾年前出版的『哲學體系重建論』(上下二本)就是第一次的副產品。近年來我自覺在有生之年恐怕難以完成從來所計畫的哲學體系。『哲學體系重建論』正式對於全體體系的概要論著,因此對於將來未能完成的後續諸論著可以當做前瞻性的概論,這是出於不得已的苦衷。


這部『詩詞試詠』算是第二次的副產品。我向來又將哲學嚴密的分別出學問性哲學與思想性哲學的兩種。詩詞是發自人生體驗的情意感懷(人生觀)乃至對於自然世界的情意感應(世界觀)。如此人生觀與世界觀是相連貫而融合為一體。這種世界觀其實是透過人生觀所感受的世界觀想,兩者均帶有情意因素的思想性質。學問性哲學不容情意因素的干擾,思想性哲學卻可能容納情意發抒的餘地。我所想建構的哲學體系的第三部門「價值論』中的幾部論著以及「人生論」特別與情意發抒的思想性哲學具有聯密的關聯。對於這方面的了解, 『詩詞試詠』或許有些輔助效能。如此看來,學術著作停滯期間所產生的這兩次副產品對於哲學體系構想的概觀亦就有些意義。


詩詞本來是隨性詩趣所試作的私人感懷記錄,當初無意公表於世,祇是寄贈幾位親朋同學而已。幸虧有位欣賞拙作的文學專家履次勸我將其出版,是否值得公表,幾經再三慎重考慮之後,終於決定付梓問世。詩篇中有些詩詞對於當今社會相當紊亂混濁敗壞的世道人心,如能當作清涼劑.鎮靜劑乃至淨化劑而引發匡正效能,則衷心殊感銘望外的榮幸。或許不迎合時宜的詩詞反而正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詩作非我本行,且未曾正式學習過詩作技巧,尚祈精通詩法的高明長輩惠予校正,是所至盼。


再者,我亦自認本詩篇中的有些詩詞,若非學究者則無法寫成的。學人亦有純真希聖的詩趣境界。學思境界.心靈聖潔境界.詩趣境界兼具的統攝圓融境界並非一般詩人所能達成的崇高境域。詩詞寫作的動因有幾項,其主要動因,我隨便即想引述如下的兩首詩來表達。同時又引述另兩首詩來表達其詩趣情景。


 


年趨老境心意清     一生歷程展現明


人生感懷隨即生     自然發抒為詩情


 


寫詩一為遺心悒     二為寄情遺心志


期間吐露真情意     期盼後人依得知


 


心如銘鏡止水清     書如名燈照道明


詩如明潭通禪靜     此則相應三域境


 


學思境界智慧明     詩趣境界情意清


心靈嚮往聖潔境     三境並立見心性


 


 


                                          曾霄容  


 



詩詞試詠     前篇


 


寄言   (寄望同學諸生繼學贈言)


 


少年立志奠基始     狀漸試建體系遲


老終竟懷創學統     且其諸子供相持


 


涵空樓記   (新莊舊家)


 


築樓落成後三天     正適嬰孩甫誕生


樓閣原本自空洞     天從人願亦空名


樓前道路一直通     山腳五股數村莊


更攬遠山縱橫連     好似漁翁灑魚網


引退山林茅廬間     專念寫作世事忘


初著告成復返樓     夏日熬熱謄寫忙


天從人願豈有憑     地靈人傑誰敢當


寄寓空樓幾多秋     人去樓空空於茫


 



憶鄉述懷     ()


 


北望觀音白雲飄     南臨淡江碧水流


沿圳肅穆一長街     日中行人疏且悠


街前車路隨意跑     街後圳溝任泳游


紅顏往事成追憶     白髮殘年渾催憂


 


憶鄉述懷     ()


 


童年故里舊街巷     燕雀與人共悠揚


街後田畦撈魚蝦     關帝廟庭捉迷藏


江泛輕舟通艋舺     馬祖宮口渡頭荒


日暮沿江閑游歸     穀王廟頂照斜陽


 


憶鄉述懷     ()


 


月圓光影格外清     故里少年友誼深


臨宵相伴三五人     縱貫道路散步閑


瓊林小徑渡柴橋     任意抒情漫聊天


話常提到馬克斯     猶且關懷塵世間


 



初著寫作時景之回憶述懷  (初著:真理原理論)


(寫作地址:桃園龜山牛角坡大理農園)


 


側望觀音山     俯瞰壑澗水


農園後山崗     樹密行徑微


林間小茅廬     坐看浮雲飄


盧窄心轉寬     思入空寂渺


諦聽風嘯聲     鳥啼共合鳴


群雀浮跳躍     孤禪沉吟咏


夜幕將垂落     遠近趨朦朧


夕陽片地照     雲霞滿天紅


寂靜夜晚間     萬籟俱冥莫


眾星普閃爍     感此自肅穆


窗邊孤燈下     沉思默想時


專注潛心意     寫作莫延遲


心靜而氣和     循序展論旨


一日工作畢     且擬翌日始


夜深睡意催     孤身獨臥閑


暝暝夢寐裏     不覺已曉晨


凌晨望曉星     本是暮星移


眾星漸消逝     夜暗趨明時


蒼天旭日昇     玄地復甦醒


惟惜未得聞     晨鐘暮鼓響


晨光掠影下     鳥獸復啼鳴


風吹樹葉落     飄散還聚凝


人生亦如是     悲歡離合旋


名纏加利縛     紛然積憂煩


我心素有意     隱世真實覓


重作青春夢     何時見端倪


一天又一天     月虧復月盈


歲月瞬逝間     一書逐告成


書成返故里     暫寓涵空樓


夏日熬熱煎     謄寫竟積勞


多年歷風霜     回訪舊農莊


山林雖仍在     茅廬已空荒


 



牛角坡大理農園即景


 


新莊近郊十八份     從此登山數公里


山徑崎嶇沿溪谷     達到坪頂牛角坡


平野開闊茶園疏     路旁小店歇腳息


大理農園在坡上     農園種植柑桔密


柑園後崗樹林間     一小茅廬孤極立


側望觀音浮雲飄     臨崖俯瞰深潭溪


晨曦初照草露濕     晝間青空鳥飛疾


夕陽返照彩霞翩     深夜星空萬籟寂



 



曾霄容(曾天從)


生平1910-2007


1910年 7月24日生於臺北新莊。父曾紅毛先生,是一虔誠的長老教徒,


    有獨創之材,新莊鄉土藝術掌中戲之盛德利於先生之扶助貢獻至多。


    又創設擬花手工業工廠對桑梓由多建樹。先生初多生女,及老始生


    男,是天從人願也,遂名「天從」。


1916年 寄讀於新莊公學校。


1918年 正式成為公學校一年級生。


1923年 到日本遊歷。 


1924年 新莊公學校六年畢業。同年考入臺北一中。同屆台灣人之同學有現在


    之工學博士葉炳賢,臺灣大學教授顏滄海等。


1928年 一中畢業,旋即負笈日本東京,就讀早稻田高等學院。


1931年 進入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專修德文。其間因德文發現哲學之重要性,


    因而對哲學發生興趣。固適合其個性而浸沉於斯學也。即將畢業已有


    整個哲學體系的構想。


1934年 大學畢業。為論文未及完成,還保留在學生學籍。回臺,山居龜山鄉


    牛角坡村,一意從事著作。


1935年 繼續從事著作,甚有進展,以婚事將導致其寧靜的學術生活受擾,故內


    心厭之。蓋其家信奉長老教,婚姻之事,因教義關係均擇教徒適合之子


    女配之。為求得學問研究之自由,早年已拒受堅信禮之儀式,今更怕受


    其束縛一一拒之。由此可一班則可窺其對於學問熾烈之欲念。


1936年 完成其哲學體系「純粹現實學」之初步著作「真理原理論」,並由東京


    理想社出版。至受學界注意。


    由桑木嚴翼教授推薦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研究室深造。


    這年於研究之暇,長與同學葉炳賢之妹瓊玉女士來往。


1938年 回臺。與瓊玉女士訂婚。


1939年 結婚,定居臺北。


1941年 攜愛妻前往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大學院繼續研究。


1943年 太平洋戰爭爆發,東京時有空襲。台灣日本間之航運亦屢受盟軍潛艇攻


    擊。遂往東北。在審陽農業大學執教到終戰為止。期間生活至苦。


1945年 自東北經天津、上海回臺。中途被嚐流亡之苦。


1946年 10月在臺灣大學文學院哲學系任教,教授哲學概論、理則學。


1978年 11月退休。並任哲學系名譽教授至今。


1986年 5月,《詩詞試詠》由青文出版社出版。


1986年 121日,於臺大文學院舉辦「悼念洪耀勳教授」紀念演講會中,發表


    〈悼念洪耀勳兄辭世〉詩十首。


2007   831日逝世,享年98歲。


 


本簡歷乃依林谷峰先生所撰之「曾氏簡歷表」進行修補。


            


著作


一、日文學術論文及著作


1《現實學序說》,1934(早稻田)


2《真理原理論》,東京:東京理想社,1937 616頁。


3《真理觀之諸問題》,1941


4《純粹現實學之構想》,1941


5《批判的便正法與實在論的範疇論》,1943


6《社會進步之基準》,1946


二、中文學術論文及著作,筆名曾霄容


1《宇宙論》,青文出版社,19683月第一版,6月再版。


2《物質論》,青文出版社, 19674月第一版,19696月增補版。


3《生命論》,青文出版社, 19691月第一版。


4《意識論》,青文出版社, 19703月第一版。


5《精神論》,青文出版社, 19708月第一版。


6《文化論》,青文出版社, 1972年。


7《時空論》,青文出版社, 1973年。


8《論理論》,青文出版社,1974年。


9《哲學體系重建論》上卷,青文出版社,198112月第一版。


10《哲學體系重建論》下卷,青文出版社,198112月第一版。


11〈哲學理念論及目的論〉,《鵝湖月刊第》83期, 19825月,頁 10-17


三、台大哲學系任教時期講義


1《論理學講義》,未出版。


2《形上學講義》,未出版。


3《知識論講義》,未出版。


四、詩集


1《詩詞試詠》,青文出版社,19865月。


2《詩詞試詠》續編,打字稿,未出版。又稱《詩詞試詠補遺》。


相關研究:


1林谷峰編著,《曾教授天從哲學著作之簡介》,自費出版。


2趙天儀,〈台灣哲學思想的開拓者曾天從教授哲學體系的建構試探—曾天從哲學體系及其《宇宙論》〉,《第四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台灣思想與台灣主體性》,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2005


3廖仁義,〈台灣哲學的歷史構造─日據時期台灣哲學思潮的發生與演變〉,《當代》28期,19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